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(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王烨捷)疫情下的上海,“配药”和“吃饭”成为了上海市民最为关注的两件大事。日前,距离上海市区百十公里外的崇明区庙镇保东村党总支书记、主任黄艳接到了一通求助,令人揪心。
保西三队的方阿姨是一名肺癌患者,长期服用上海肺科医院配的靶向药,目前她在服的药品仅有两天的余量,请求村委会帮助。“我的母亲生前也是肺癌患者,我知道停药对于癌症患者的威胁有多大。”黄艳介绍,她第一时间联系了崇明各家医院,都得到反馈没有这个药物。于是,黄艳在朋友圈和许多群聊里发送了求助信息,并发动身边的朋友一起帮忙找药。
下午1点左右,黄艳收到了回音。“我对于医院配药这块熟悉,我可以试一试帮忙代配。”联系黄艳的是一名叫黄良的网约车司机,住在宝山,但他同样来自庙镇。黄良告诉记者,他当天下午本来也要去医院配药,已经开好了通行证,看到黄艳发的消息后,立马联系了她。
通过电话沟通,黄良先帮方阿姨在网上挂了号,然后约好和黄艳在G40高速陈家镇道口碰面,取了方阿姨的医保卡去配药。2点出头,他们顺利在陈家镇道接了医保卡,并确认了要配的药品。随后,黄良立即赶往位于杨浦区的上海肺科医院,按照网上的预约号配好了四盒药,又马不停蹄返回陈家镇道口。4点半左右,历时5个多小时、来回驾驶100多公里,黄良将药品和医保卡交给了等候在道口的庙镇保供志愿者。随后,药品以“专人专车”“全程闭环通行”的方式送抵庙镇。四盒癌症靶向药,跨越了长江隧桥,给方阿姨带去了生命的希望。
记者获悉,由于崇明区有不少重病患者均须在上海市区配药,但目前上海市区部分区域仍处在较为严格的封控管理中,因此,“配药难”成为崇明人的一大难题。为此,崇明区庙镇发起了一场志愿者招募行动,面向上海市区防范区内的市民,在指定医院配药后,送至G40陈家镇收费站口。